来源:肖文飞书法 时间:2019-06-04
前两天,
一位从事少儿书法教育的杖藜书院学员,
和我说起这样一件事,
心里觉得很委屈。
她描述的事情是这样的:
二年级小朋友,
学书法大概一年了。
这次是妈妈说学校有个比赛要参加,
让我们辅导,
带来一幅这样作品说照这个写。
辅导出来写成这样
辅导老师觉得很好,
我觉得很好,
孩子自己也很开心,
但是妈妈说写的什么玩意儿,
把孩子骂哭了。
我很无语,
在这里,
我不想对这位小同学的作品,
作先入为主的优劣评判,
因为明眼人都会有一个判断。
我只想对少儿书法教育和这位妈妈
谈谈自己的看法。
孩子、家长、老师和社会,
构成了书法生态的四个环链。
孩子
孩子学习书法,
其生理和天性要不要遵循?
成人需不需要去尊重?
清代大书法家赵之谦《章安杂说》曾说:
“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
三岁稚子,能见天质;
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赵之谦对联
赵之谦手札
赵之谦为什么这么说?
这里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美学问题,
我们不展开探讨。
但从中也说明,
儿童天真稚拙浪漫的品质,
在艺术中非常可贵,
是很多书法家毕生所追求的境界。
毕竟学习书法才一年,
而且处于生长发育期,
稳定性不够很自然。
小同学这件习作的结构,
对比所临习的成年人的作品,
(暂且不说临习对象的好坏)
当然不够准确,
但却虎虎有生气,
包含着一种生动、天真、自然的可贵品质,
笔法虽然稚嫩,
但已经初具规模,
该有的都有了。
我看到了他的潜质,
及未来多种的可能性。
家长
家长如何认知自己对书法的认知?
很遗憾,
这位家长妈妈,
从所选择的要孩子临习的对象看,
我对您的书法认知实在不敢恭维。
明眼人一看就知,
那是学的欧阳询,
欧阳询《九成宫》
但结构上把欧字的险绝写平了,
用笔上泯灭了笔锋的细微变化,
说实在话,
还没有您家孩子的用笔好。
这样的字已经僵化结壳,
除了再熟练一点,
我看不到未来任何提升的空间,
远不如您家孩子的字,
鲜活有生命力!
但它符合“大众化好字”的标准,
就像很多普通人说的,
哎呀,您的字真好,
就像印出来的美术字,
这可能就是普通人对书法审美的最高标准了。
就像很多人对绘画的评价,
哎呀,您画得真好,
就像真的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判标准?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
从认字开始,
接触的就是
课本、报刊、电视、手机里的美术字,
均匀、对称、漂亮。
人生第一口奶太重要了,
由此形成的认知根深蒂固,
一辈子挥之不去。
假设从睁眼起就接触经典书法,
断不会形成这样的审美!
殊不知,
在书法中,
均匀、对称、秀美,
只是书法众多审美中的一种。
而书法中的美是多姿多彩的!
就像人一样,
有高、矮、胖、瘦,
有站、走、跳、跑,
有喜、怒、哀、乐,
一个个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从而让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散氏盘》VS《中山铭》
《曹全碑》VS《张迁碑》
《爨宝子》VS褚遂良《倪宽赞》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VS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八大山人VS董其昌
如果大家都统一到一个标准的站姿,
不苟言笑,
那世界该是多么的无趣!
当然,这里有一个选择前提,
那就是符合自己的心性,
才是最合适的!
现在,
您以家长的身份,
以对书法可怜的认知,
以拉低到您的认知水平的标准,
去要求您的孩子,
去要求老师,
让孩子违背自己的生理和天性去写大人字,
而且是不好的大人字,
做着拔苗助长的事情,
殊不知,
您的简单粗暴,
有可能一瞬间,
就摧毁了孩子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书法的兴趣,
也堵塞了孩子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说到这,
您也可能很委屈,
我只不过是想让孩子把字写得工整漂亮一些。
如果只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有更省力省心的方式,
那我建议您,
让孩子练练硬笔,
练练美术字就可以了,
大可不必这么辛苦,
还缴这么多的学费,
去接受书法美的教育!
老师
没有责任心的老师,
只会一味地迎合家长,
因为,
只有家长才能决定孩子到哪学,
只有家长才能掏钱缴学费。
而有良知的老师,
一方面,要按书法的艺术规律教学,
另一方面,要不违背儿童的生理与天性去教学,
还有重要的一点,
要迎合家长的口味,
因为这样才能招到学生,
收到学费,
维持自己的生计。
碰到书法素养高的家长,OK!
如果是书法素养不高的家长,
那该如何选择?
因此,
当一位有良知的、优秀的书法老师,
非常艰难,
他们要踩钢丝!
书法的美育启蒙,
不仅针对孩子,
这是有偿的,
还要针对家长,
这是义务的!
绝大部分的家长都需要这种启蒙。
因此,
就在这里,
我们向有良知的书法教师表达崇高的敬意!
社会
中国有两位超级推销员:
一位是李总理,
他向全世界推广中国高铁,
这是物质和技术方面的;
李总理向外国友人推广中国高铁
一位是第一夫人彭女士,
她在不同的外交场合,
向国际友人推广中国书法,
这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
众所周知,
彭女士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歌唱家,
那为什么在外交场合,
她不与外国友人飙歌,
而是选择了并不是自己最擅长的书法?!
这说明,在国家层面,
书法被认可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艺术样式!
彭女士指导外国友人学习中国书法
彭女士指导外国友人学习中国书法
肖文飞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
书法是最好的载体。
书法活动热热闹闹,
书法进课堂也进行得轰轰烈烈,
这是一个书法发展环境最好的时代。
但在当代,
书法对于中国人,
却既是最熟悉的,
又是最陌生的。
熟悉在于,
中国人对汉字如此亲近,
都能拿毛笔刷几下,
都能对一件作品说个一二三四;
陌生在于,
很多人已经不明白什么是好的书法,
对书法好坏的评判,
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我们这个时代这样混乱。
这是一个深远的话题,
有着复杂的原因,
今天不可能展开。
对书法常识认知的缺失,
产生众多乱象。
直把“宣城”当 “寡城”,
直把“庆阳”变 “废阳”。
把“宣城”写成“寡城”的公交车广告
“宣”的写法
“寡”的写法
容易让人误解为”废阳机场“的庆阳机场题字
(后来改过来啦!)
“废”和“庆”行草书的不同写法
毕姥爷的笔法和字法就不说了,
还硬生生把“九球天后”变成了“环球大嫂”,
名人给名人题字带来的烦恼
“后”和“後”在古文里的不同含义
崔永元可能什么都好,
除了对书法的认知,
因为背景墙的书法,
暴露了他对书法的审美趣味。
崔永元与他的背景书法
大导演张艺谋,
往往用些江湖体书法,
作为片头题字。
如果真心认为您的电影,
就该和这样的书法匹配,
那就什么都不说了。
而一些很有影响力的设计师,
在设计中植入书法元素时,
因为不懂什么是好的书法,
一不留神就坠入俗道,
艺术品质就像坐滑滑梯,
一下子就降低了好几个档次,
本来景仰的内心开始呵呵呵!
张艺谋导演的《归来》片头题字
很有影响力的设计师用的书法元素
江湖书法大行其道,
众多官员、名人、企业家,
因为不懂什么是好的书法,
把江湖书法家捧为座上宾,
成为他们到处忽悠的背景板。
孩子、家长、老师和社会,
在书法的这四个环链中,
孩子是被动的,
需要正确引导。
社会书法环境的改变,
需要合力去净化,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家长和老师,
在整个书法生态中,
作用是最直接和具体的。
做一个谦虚明智的家长。
做一个有良知的书法老师。
如果是一位明智的家长,
我建议您尽快向孩子和老师道个歉,
因为,
正如前面说过的,
不要因为您一时的粗暴与无知,
摧毁了孩子对书法的兴趣,
减少了孩子未来成长的一种可能性!
就在本文要发出前,
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小朋友的一个书法展,
在作品的背后,
我分明看到了孩子与家长的得瑟劲!
如果换了另外的家长,
孩子写成这样,
小腿是不是该被打折了?!